南召县中等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介绍:南召县中等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介绍:、南召县中等职业学校:
培养目的
该专业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办理专业知识,有较高的综合本质和较强的城市轨道专业技能。处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办理消费、运营与办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处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指挥和办理工作、车行调度指挥和客运办事工作等。

主干课程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宁静办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统统信信号根底、轨道交通经济与法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城市轨道交通站场与枢纽、客运。
就业目的
主要处置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及调度组织、客运组织、综合办理工作。可处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办理工作、行车调度指挥工作、客运办事工作等,可胜任车站值班站长、车站值班员、车站站务员、行车调度员、值班主任等岗位工作。
除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南召县中等职业学校还开设了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音乐、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园林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

学校简介
(一)学校概况
学校座落在南召县河东开发区,1965年建校,办学性质为公办学校,办学类型为职业中专。学校隶属南召县教体局。校园占地85亩,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000余万元。学校1994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职业高级中学,2013被评为职教强县创建先进单位。
(二)学生情况
2017年,学校在校生2136人,其中全日制学生1200人,非全日制学生936人,短期培训学员1200多人。全日制学生为三年制职业中专学生,学生流失控制较好,巩固率为96.9%。
(三)教师队伍

我校目前教师数112人(含兼职教师19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82人,占教师总数的88%,研究生学历3人,占教师总数的3%,聘任高级教师20人,占教师总数的21%,专业课教师48人,占教师总数的51.6%,双师型教师29人,占专任专业教师总数的60%,兼职教师19人,占教师总数的20%,师资队伍结构较为合理,素质较好。目前在校生2136人,师生比例为1:18.75。
(四)设施设备
学校2017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20多万元,实训实习工位420个,纸质图书6.5万册,生均数达到达标学校指标要求。
以上就是3721职校网小编整理的有关南召县中等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介绍信息。希望对广大学生家长有所帮助。如果有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在线咨询,会有专业老师给你解答。
友情提示:以上信息由3721职校网(m.3721zhixiao.com)整理编辑,仅供参考。

主要专业:电子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技术、机电技术应用、汽车修理、汽车美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影视动画、动漫设计、平面设计、电子商务、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主要专业:平面设计、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无人机操控与维护、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高铁乘务、口腔修复工艺、航空服务、电气化铁道供电、邮轮乘务、铁道施工与养护、铁道信号施工与维护、铁路运输服务、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康复治疗技术、眼视光与配镜、室内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数字媒体技术、网站建设与管理、针灸推拿、铁道车辆运用与检修

主要专业:高铁乘务、航空服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电梯安装与维修、电气化铁道供电、铁道信号施工与维护、铁道车辆运用与检修、铁道施工与养护、邮轮乘务、空乘

主要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电气化铁道供电、铁道信号施工与维护、铁道车辆运用与检修、铁道施工与养护、航空服务、高铁乘务、邮轮乘务

主要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网站建设与管理、影视动画、动漫设计、数字媒体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网络营销、ui设计

主要专业:高铁乘务、航空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室内设计、平面设计、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焊接技术应用、客户信息服务、汽车修理、化妆、美发、美容、烹饪、西点、汽车美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广告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影视动画、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站建设与管理、影视表演、供用电技术、发电厂及变电站运行与维护、现代通信技术应用、汽车电子技术、空乘

主要专业:电气化铁道供电、高铁乘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邮轮乘务、航空服务、无人机操控与维护、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3D打印技术、汽车修理、新能源汽车技术、空乘、铁道信号施工与维护

主要专业:影视表演、舞蹈、音乐、戏曲

主要专业:药物制剂、医药营销、口腔修复工艺、康复治疗技术、针灸推拿、眼视光与配镜、制药技术、中药

主要专业: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药物制剂、康复治疗技术、口腔修复工艺、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与配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