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中心,白水职教中心,玉田职教中心】寻根·行走的青春丨立信职教中心“大思政课”系列实践活动纪实:
本学期,立信职教中心组织开展了“寻根·行走的青春”大思政课系列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包含了“寻根·田园劳动、寻根·行走山乡、寻根·感悟红岩、 寻根·服务社区”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学校创新实践育人共建机制,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研学活动、志愿服务充分结合,让同学们在劳动中见真知,在研学中助成长,在行走中知历史,在服务中爱家乡。
寻根·田园劳动——劳动课程
为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立信职教中心开设了通识、生产、生活、服务“四维三阶”劳动课程,根据课程安排,组织学生前往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寻根·田园劳动”实践课程,包括创意蓝染、酵素制作、豆花磨制、川菜技艺、绿植种植、木屋搭建等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田间地头出力流汗、躬耕实践,感悟劳动价值,感受劳动之美。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蒋红梅来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亲切关怀了正在参与劳动实践课程的同学们,并寄语大家:劳动实践课程是一次体验劳动之乐、感受劳动之美的成长之旅,同学们要在行走中扎下根、接上气,在劳动中提升劳动技能,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创意蓝染劳动课程
同学们利用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将洁白的帆布包用橡皮筋扎成不同的形状,浸入染料之中,打造一只属于自己的独特创意作品。
酵素制作劳动课程
同学们贴近自然,解码自然的奥秘。在酵素的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自然循环的奥秘,感受自然生生不息的伟大。
豆花磨制劳动课程
在石磨工坊,同学们学习了豆花的制作过程——泡豆、加水、磨豆、过滤、加热、点豆花等,在老师的指导下纷纷开始行动,大家相互配合,一碗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豆花被制作出来,同学们成就感满满。
川菜技艺劳动课程
川菜技艺劳动课堂上,同学们领取菜肴烹饪任务,小组协作共同完成了回锅肉、红烧肉、番茄炒蛋、炝炒土豆丝等美味川菜。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尽情享受劳动的成果。
绿植种植劳动课程
在教师的现场教学下,同学们很快熟悉了各类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分组进行了除草、翻土、插苗、播种等耕作劳动,大家充分感受着劳动的乐趣和魅力。
木屋搭建劳动课程
同学们进入露营区学习木屋搭建,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参照施工图相互配合,将一根根木棍组合成一块块坚实的框架版面,制作出一间间温馨的小木屋。
寻根·行走山乡——徒步拉练
行走,是认知世界最好的方式,徒步拉练,是关于青春的一场修行。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在行走中感受家乡变化,学校组织开展了“寻根·行走山乡”徒步拉练活动。同学们迎着朝阳,徒步七公里,前往颐麓欢歌,踏上令人难忘的徒步之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寻根·行走山乡”之徒步拉练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体质,也让同学们在行走中感受到家乡的变化、领略到家乡的美景。
寻根·感悟红岩——传承红色基因
为引导学生在行走中传承红色基因,树立家国情怀,学校组织优秀学生干部代表和优秀团员代表徒步前往红岩魂广场,开展了“寻根·感悟红岩”主题研学活动。出发前,同学们相聚于半亩方塘耕读园,用白纸折成一枝枝纸菊,寄托同学们对红岩烈士的敬仰。
完成纸菊制作后,同学们从学校出发,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徒步行走后到达红岩魂广场,怀着对先烈的崇敬之情,庄严地向革命先烈默哀致敬。
思政课教师黄磊向同学们讲述了红岩烈士的故事,鼓励同学们争做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走技能报国之路。
寻根·服务社区——践行志愿精神
为引导立信学生成为家乡“四区”建设、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助力打造沙坪坝“青春之城”。学校与沙坪坝区渝碚路街道杨公桥社区举行了“校社联动,共创未来”校社共建对接签约仪式,并组织学校志愿者结合专业优势,前往杨公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同学们在社区服务活动中感悟志愿精神,成为了乡村振兴工作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在社会大课堂中知家乡历史、见家乡变化、助家乡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沙坪坝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寻根·行走的青春”大思政课系列实践活动得到了全校学生及家长的广泛好评。同学们在行走中自觉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了同学们对党、对国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感悟了“红岩精神”,体验了劳动之美。下一步,学校也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项目,探索构建“12345”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推进新时代“红岩大课堂”建设,推进“校村结对”“校社对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3721职校网小编整理的有关寻根·行走的青春丨立信职教中心“大思政课”系列实践活动纪实职教中心,白水职教中心,玉田职教中心信息。希望对广大学生家长有所帮助。如果有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在线咨询,会有专业老师给你解答。
友情提示:以上信息由3721职校网(m.3721zhixiao.com)整理编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