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四川省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机械数控专业 | 学校名称:四川省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机械数控专业 |
| 专业级别:技校中专中高级工 | 学校简称:成都四川省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机械数控专业学校 |
| 专业学制:3年制/4年制 | 排名: |
| 招生对象:初中高中毕业生 | 专业学费:咨询 |
| 学校地址; | |

一、专业基本情况
1、设施设备
学校与《机械数控》专业相配套的实验实作室有:车削加工中心1个,机械加工操作室1个(普通车床3台、钻床2台等),数控加工实作室1个(数控车床及铣床5台)、数控研究中心1个,数控仿真操作室2个,数控软件操作室2个,机械制图室1个,钳工操作室1个(钳台10张、钳具60套),汽车模拟室及汽车电器操作室1个(桑塔纳透明汽车模型1套),电工电力拖动实验室2个(电子通用设备2套),焊工实验室1个,汽车底盘与发动机装备室1个,实习实验设备总价值160余万元。同时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乐至五一机械厂等处建有校外实习基地。
2、发展沿革及建设指导思想
我校从1985年开办职业教育以来,机械专业一直是学校的重点骨干专业、品牌专业,数控专业于2002年开办,并迅速成为了学校的骨干专业。
根据专业发展,学校确立了“以满足经济建设需求为目的,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的目标的定位在技术应用性人才上。树立了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及实践;创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市场要求适时调整。由于专业定位准确,适合市场需要,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工作的实施都很好地保证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3、师资情况
机械数控专业省、市、县骨干教师5人,学科带头人1人,现有专兼职教师13人,其中副高以上1人,具有技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 人,取得实验师资格的专职指导教师3人。
4、办学规模与特色
目前,机械数控专业在校学生10个班500余人。
1、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实用性。要求学生既要有实用、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高超的实际动手能力,能进行技术指导、实施现代管理,成为集生产、服务和管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2、在专业建设上注重职业性。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方向;
3、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突出针对性。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专业教学内容按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
4、搞好实践教学是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环节上强化实践性,增大实训所占比例。要求学生通过校内实践训练、校外综合实习,以达到毕业后就能尽快适应岗位的要求。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加深了对行业和社会的认识,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也加深了学校、教师对企业、用人单位的了解。使今后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同时也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5、在办学过程中增强合作性。学校努力实行开放式办学,有意识地与社会各个方面加强合作,取得他们在人力、物力、技术上的支持。
6、在培养规格上力求复合性。实行学历证书、技术等级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多证”制度,要求学生既要取得专业知识考核合格证,又要取得技术考核合格证或岗位专业技能操作证书。
二、办学方向
1、指导思想
学校以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办学方向,切实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省、市职业教育政策。始终坚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结构合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充分实现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变,并最终向人才资本转变。坚持校本发展,努力追求卓越,着力学校软件、硬件建设,内强管理,外塑形象,促进职教事业跨越式发展。
2、培养目标
学历教育:面向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适用的文化基础和基本能力的;有专业技术特长、动手能力强的;有较强职业适应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的;符合经济和技术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业人才。
短期培训:面向下岗人员的转岗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为“再就业工程”和“解决三农”问题服务。
继续教育:面向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岗位培训,为企业提高职工的整体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服务。
3、就业导向
学校坚持为西部大开发服务、为乐至县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职工再就业服务为办学宗旨;以培养生产第一线专业操作技术人员为人才培训规格;以“理论知识够用、技术能力实用”为原则确定人才培养内容。全面推行“双证制”和“多证制”(学历毕业证、职业技能等级证)的学籍管理制度。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100%,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高。
学校已形成了“订单式”、“委托式”、“校企联合式”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格局。
三、教学改革
1、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
①职业教育与劳务培训紧密结合
我校早已意识到创“永久”劳务品牌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大量技能型人才。大批的从业人员靠引进是不行的,必须依靠职业教育培训“转化”解决。我校针对全县劳务输出近20万人的实际,致力于地方经济建设实用人才的培训,为打造资阳市西部车城,学校与南骏集团合作,专门开设了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签订了每年为南骏集团培训100名合格毕业生的合作协议,一、二期学生先后进厂就业,反响良好。学校采取普及培训和提高培训相结合,描准市场需求培训电工、焊工、车工、钳工、数控操作等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培训、输送量达600人左右,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职能作用。
②调整课程结构,加大技能实训力度
高一入校后分离出高考升学班和就业技能班。对高考升学班,配备最好的师资,开齐全部应考科目,主攻升学;对就业技能班,只要求文化课及格,择重专业理论教学和实作培训,至少让学生掌握两门以上的实践技能。同时为了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调动全体学生学习、训练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生成为社会各行业的技术人才,学校一改过去的教学模式,星期一至五每天下午第三节课都作为专业技能实训课,让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参加动手训练,以达到办出各专业特色的目的。
2、教材建设
学校根据专业需要,科学设置课程并按有关要求,以“国家规划教材为主”的原则选用教材、开设课程。教材管理规范、严格,保证学生入校后能及时用上各类教学用书。
近几年,学校机械数控专业教师结合本专业的教学特点和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自编了《实训指导书》、《实习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等校本教材。
3、职业资格鉴定
我校作为乐至县职业技能鉴定点,面向全县开展车工、钳工、电工、焊工、数控操作等专业的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学校95%以上的学生均获得“双证”。
2006届机械数控类毕业生111人,获得“双证”111人; 2007届毕业生198人,获得“双证”198人。2006年对口升入高职院校的机械数控类学生20人;2007年对口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25人。
四、质量与效益
我校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为兄弟学校提供各种技能培训和鉴定多次,2003年以来,转移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期,形成了人才培训、劳务输出与技能服务一体化的新模式。
学校抓西部大开发的极好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中等职教为主、职业技能培训为辅,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培养适应型、能力型技术人才,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社会发展。
学校突出“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教师突出“严谨传道授业、精心教书育人”的育人理念;学生突出“奠定学识基础、活学活用知识”的学习观念,做到了“严”与“活”的辩证统一。形成了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
学校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受到省、市、县的高度重视,原省委张学忠书记、张中伟省长及市委、市教育局领导多次到校指导工作;成都、泸州、遂宁、射洪等地兄弟学校多校来校参观学习。
2006年,在我校成功举办了资阳市第四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车工竞赛,我校教师和学生均在比赛中获奖;委派教师参加资阳市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展示活动中获奖;学校教师积极开展的市级课题“数控仿真车床多系统操作的应用”研究,探索学生实作能力培养的教学新路子、新方法,正迅速进行。
学校在资阳市地区彰显着职业教育的示范作用。
友情提示:以上信息由3721职校网(m.3721zhixiao.com)整理编辑,仅供参考。
通过上面的介绍,你认为【资阳数控学校】四川省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机械数控专业怎么样?【资阳数控学校】四川省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机械数控专业好不好?如果有问题可以网上报名,让专业老师给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