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 学校名称: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
| 专业级别:技校中专中高级工 | 学校简称:漯河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校 |
| 专业学制:3年制/4年制 | 排名: |
| 招生对象:初中高中毕业生 | 专业学费:咨询 |
| 学校地址; | |

一、专业建设基础:
我校专业建设的现状:
1、专业培养目标:
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注重为社会培养能承担服装设计、制作、制版、营销、管理工作的实用性的中初级技能型人才。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以前已设计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途径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规划和安排,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学生就业选择的偏移。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调整好培养目标、方式、途径和内容。
3、专业教师队伍:
目前我们有一支学历、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专业实力较为雄厚的专业教师团队。主干课程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强,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有较全面的把握能力,具有较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吸收、消化和推广能力;4、专业教学资源:
目前我校有较为丰富的服装类教育资源:有满足现有规模制版、工艺教学的电动缝纫车间两个、制版室一个、校办服装厂设备齐全,有较为完善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市内就有多个教学实习基地,学校联通外部网络,有较好的信息资源。
5、人才培养质量:
以前我校服装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较高,多次在省市技能比赛中获奖;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90℅以上;毕业生的工薪也明显高于一般专业;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大批就业、创业典型;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
但是,目前生源质量总体较差;学生数量两个年级不足10人,校内考试考核合格率也未达到70%。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有待改良。
二、专业建设规划1、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中等职业教育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所涉企业与公司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社会评价、顾客满意率和招生就业率作为衡量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标准,以“专业+项目+服务”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以及“订单式”培养的专业建设模式作为专业培养特色,以学生基础素质、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结构,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岗位需求实践教学,实行模块教学与主题教学法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培养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等技能人才,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创新,构建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作风过硬,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娴熟,具有服装辅助设计、制作、打版、排料、裁剪、管理、营销、服装展示等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等服装设计技能型人才。
具体为:
校内考试考核合格率90%以上;毕业生规格符合企业技能型岗位的需要,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80%以上;学生就业单位、就业岗位和就业待遇有明显优势,近三年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评价满意率90%以上。一年在校生人数30人,两年积累100人,三年达到180人的规模3、专业人才培养原则:
通过专业项目建设,深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搭建稳固的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的深度融合,创建“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满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四化”做法,即“能力培养层次化,基地建设企业化,师生身份双重化,实践教学生产化”,探索形成新的“教学模式”;4、实训条件建设目标:
进一步改善实训条件与环境,形成能适应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实习实训教材和与其相对应的管理机制,突出体现设备、技术、工艺的实训环节。
三、专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专业发展模式1以岗位工种为导向,加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加强学生能力、素质为中心,项目驱动,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项目+服务”的专业建设模式。
2根据岗位定位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态度建立教学模块,以案例教学为主体结合项目教学实践性教学开发课程,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3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行模块化教学和主题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建立课堂训练与课外训练队或兴趣小组,教室与工作室、协会,行业实践与学校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实训体系。
4校企共建专兼职教师队伍,教师走进企业,形成以专业带头人和专业名师为龙头、骨干教师为核心、合格教师为基础的思想素质优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技术应用能力强的专业建设团队。
5成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的专业建设团队;建成以专业名师、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专家为核心的一流“双师”课程建设团队。
6与多个公司、企业“共建、共享、共赢”,创建开放型服装各类专业实训中心。
7加强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和行业素养教育,根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态度与素质要求,建立三方审核的评价体系,多方位考核评价学生。
8实行双证书制,以获得中级服装类资格证作为基本要求。
9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本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专业教师一起共同修订本专业的培养计划,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现“专业+公司+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
10“订单式”培养模式进一步扩大。
(二)实验实训实习具体方案如下:
1改善现有实训设施、设备,通过修复和改造完成原有实训设备的使用率。
2添置新的设备,满足一般企业用人技能标准所达到的教学需求。
3置新技术、新工艺设备,引进最新的设备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
4建立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5现有实训室3个,三年建设使校内实训场所达到不少于10个。
6学生教室改造成能进行电脑设计的实训辅助场所。
7以上设施、设备项目达标率和开出率达到100%,完好率达到90%以上。
8建立实训室管理制度,设立专业人员进行设施、设备管理与维护。
9在目前校外5个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三年内必须完成10个实训基地的建设。
(三)职业技能鉴定与社会培训服务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其技能,实行“双证制”管理,鉴定合格率要求90%以上。每年在一年级完成教学、培训、鉴定工作,服装制作定制工中级工行业资格证的培训纳入课程技能培训中。
为了增加专业学生数量,专业采取“行业代招代培”模式、“送技术设备下乡”、“免费知名品牌用工培训”等方式,加大社会专业社会服务功能,扩大专业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顶岗实习服装设计专业就业行业规模都比较灵活,服装制作专业现已进行“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模式,具备一定规模,在后的建设中,将进一步扩大顶岗实习等力度,“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就业率达85%以上。并且在年制和用工方向上,定向培养。
四、组织机构建设1、人员机构保障:
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栗自顺 成员:全体服装专业教师成立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中心组组长:李晓彩 赵佳峰2、工作机制保障:
建立专业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实行项目责任制及任务团队责任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建设工作中的问题,保证项目计划稳步实施。
友情提示:以上信息由3721职校网(m.3721zhixiao.com)整理编辑,仅供参考。
通过上面的介绍,你认为【漯河服装设计学校】漯河市第二中等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怎么样?【漯河服装设计学校】漯河市第二中等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好不好?如果有问题可以网上报名,让专业老师给你解答。

主要专业:影视表演、舞蹈、音乐、戏曲

主要专业: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电子商务

主要专业:会计事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服务与管理、客户信息服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平面设计、动漫设计、数字媒体技术、数控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美容、旅游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学前教育、广告设计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