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 学校名称: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
| 专业级别:技校中专中高级工 | 学校简称:湖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校 |
| 专业学制:3年制/4年制 | 排名: |
| 招生对象:初中高中毕业生 | 专业学费:咨询 |
| 学校地址; | |

一、建设基础
(一)背景分析
随着该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大量采用,自动化程度日益增高,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根据本地区的市场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县委县府对我校申报汽车运用与维修省级示范专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对本专业的设施设备投入、招生就业给予政策倾斜,本专业的招生形势一片大好。2010年7月,县政府在全县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汽修专业建设构想,在2010年到2019年,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基金重点扶持,并持续进行了投入及关注。这又为本专业的发展夯实了稳固的基础。
我县工业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到2010年,我县招商引资落户本县的汽车维修企业已达40余家;随着我县汽车产业不断健全和发展,到2012年,达到200余家。预计至2019年,安吉县汽车维修专业从业人员缺口将达1000余人。再加上周边县市工业经济的发展,这一人才求大于供的局面,在未来10年内甚至更长时间,将长期存在。
(二)专业发展基础及现状
该专业创办于1995年,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设施强,特别是近几年投入力度大,教学质量高,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深受社会欢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行业优势,是学校重点发展的专业,也是我市重点建设的省示范专业之一。
目前在校班级12个班,总人数420人左右,专业教师有1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6人,高级技师3人,技师8人,拥有一支结构较为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具备良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现在本专业已建有电子电工、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实验室和发动机拆装、底盘拆装、发动机排障、钣金、油漆、整车拆装、汽车保养、汽车电气等专业实验实训室11个,专业设备设施价值近350万元。培养目标是既符合职高、中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的毕业要求,又有汽修专业中级及以上的技能等级证书的合格毕业生。
(三)专业建设基本思路
汽车维修专业作为我校的一个长线专业,在二十多年的专业教育教学中,我们的做法是:适时优化课程设置,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与训练方法,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育教学,加强本专业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尤其与本县的汽车修理业紧密结合。重点抓专业实验、实训、实习室的建设和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
1.理论与技能同步发展。坚持课改精神,高一时重点放在感性认识上,兼顾理论;高二时理论与技能兼重;高三突出技能。并在高一年级实行分层次教学,在一部分学生中实行以长远的高素质为教学目标的高职考,在另一部分学生中实行以近期面向就业为目标的侧重技能的教学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2.在构建本专业教学体系过程中,我们以技能为本位,适当调整教学计划,按文化课教学、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3:3:4的比例,注重专业实践,突出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教学及实际操练,对专业应知应会要求分解到每个课时,通过循序渐进地专业理论教学和操作训练强化,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通过专业中级及以上技能等级考核。同时让学生尝试和了解汽修专业的新趋向、新工艺和新设施,从而激发本专业学生的学习信心。
3.招收初中毕业生在校学习三年,培养他们成为既在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方面符合职高、中技毕业要求,又在专业技能方面分别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汽车修理中级工考核并取得证书的毕业生。并兼顾培养高级工,为企业培养培训汽修专业技术人才。
4.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以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改革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根据行业与企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发展方向,着力推进精品课程、项目教材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改革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接轨,改革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5.加强建设“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完善专业兼职教师库,创新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双赢共进的运行机制, 校企深度合作,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按照“校中厂”的要求进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按照“厂中校” 的要求进行建设,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提高服务能力。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坚持行业主导、企业参与,在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予以改革和创新,形成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办学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教材与技能的有效对接,达到区域内领先、市内一流的水平,辐射和带动市内中职学校同类专业共同进步。
(二)具体目标
以内涵建设为重心,努力打造汽车运用与维修的专业品牌。以社会和行业对汽车维修的人才需求为导向,突出核心能力培养为特色。坚持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学,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汽车维修与运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
1.构建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龙头、以汽车整车拆装与配件营销、汽车钣金与喷涂、汽车保养为辅的专业群。在校生达到450人以上规模,专任教师的师生比不高于到1:16,软、硬件建设达到浙江省中职汽修类专业一类水平。
2.进一步加快教学资源库建设,在新校舍建成期间完成数字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数字化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等设施建设,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以“习惯提升质量”、“理实一体”为理念,通过“新型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改革创新,着力推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教学平台,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参与新课改教材的编写,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自编系列实训教材。
3.完善“专兼结合、校企互通”的教师培养、聘用与评价机制。建立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技能“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95%以上。
4.培养具有合格专业技能和优良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中职生。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培养汽车机修工、汽车电修工、兼顾汽车钣金工、汽车喷涂工、汽车保养等工种的技术人才,“双证”率达到100%。
5.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建本专业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和“334”现代学徒制等方面新业绩。建好校企合作的生产型、开放式汽车维修实训中心。
(三)基本要求
1.每年招收本专业新生在上年招生班数的基础上实现逐年扩招,本专业在校生人数在450人以上,汽车维修专业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规模达到 550人次以上。
2.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本领并富有创新意识。本专业毕业生必须具有全面的综合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及较强的专业操作水平,通过学校开展德育导师制、德育实践制、模拟实习工厂训练等管理体制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懂管理、勤学苦练的良好品质。实施技能周、学校技能节、县市技能节的竞赛体系来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积极争取为企业输送素质好、操作水平高的优秀人才,同时为高一级院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3.学生的专业技能等级至少达到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积极支持部分学生取得高级工证书,一次性就业率达到100%,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95%以上。
4.加强师资培养,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梯队。在现在18名专业教师的基础上,再引进3-5名专业教师,争取在3年内所有教师的专业职称能达到中、高级,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其中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达到100%,部分教师同时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和高级职称,同时外聘汽修专家兼课。
5.注重提高专业教师的操作技能。坚持校本培训,实施专业教师技能达标考核,在达标的基础上进行“专家型”专业教师的评定。每学年安排每位专业教师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到企业实习锻炼,以便了解本行业的新发展和新需求。
6.对已建成的专业实验、实训室,进行整体重新规划布局,计划新建 “安吉职教中心汽修实训基地和维修中心”,增添300万元左右的专业设备,并努力争取建立建好5个以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三年内本专业的硬件投入总额不少于200万元。
三、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
改进已有2+1培养模式,科学安排“2”阶段的教学过程。通过建设20个(10人以上)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引入一个企业进校办厂的方式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下,通过与合作企业签订协议的方式实践学生每学期进企业不少于两周的轮岗实习制度;聘请企业和行业的专家或技术骨干参与学校专业教学的研究和实践,通过提炼工作岗位中典型工作案例的方式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并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
同时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并完善 “能力主线、任务载体、实践主导、方向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汽车维修、汽车整形以及汽车售后市场服务等工作的相关岗位。围绕岗位群的特点,结合汽车维修行业对人才专业技术能力的需要,将专业分为5个方向。
友情提示:以上信息由3721职校网(m.3721zhixiao.com)整理编辑,仅供参考。
通过上面的介绍,你认为【湖州职教中心】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怎么样?【湖州职教中心】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好不好?如果有问题可以网上报名,让专业老师给你解答。